会议经济“大丰收”背后的社会弊病

  由中国会议酒店联盟组织编写的《中国会议蓝皮书》13日在第四届中国会议经济与会议酒店发展大会期间正式推出。《中国会议蓝皮书》指出,目前我国每年举办各种会议多达几千万个,产值已达万亿元,涵盖公司会议、政府会议、事业单位会议和社团会议四大类,会议经济产值近万亿元。中国旅游饭店协会秘书长许京生说,会议经济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,并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会议产业链各相关环节的重视。(新华网11月14日)

  “会议经济”是个新名词。放在经济领域,还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产业。可喜的是,我国的会议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:一年的会议多达几千万个,产值达到万亿元,并且还以20%的速度继续增长。这对于一些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城市来说,可谓曲径通幽、柳暗花明。但是,会议经济大发展、大丰收,就真是那么“绿色环保”、没有一点“污染”和社会弊病吗?

  《中国会议蓝皮书》中将会议分成四大类,公司会议、政府会议、事业单位会议和社团会议。笔者发现,这四类会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基本都由公共财政供给。政府会议、事业单位和社团会议自不必多说,会议如何开、有没有吃喝现象、发不发会议纪念品、会后能不能旅旅游,好像都不会成为一个问题。在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下,一场会议花多少钱,好像也不会有人心疼。由此可以看到,会议经济年产值近万亿元的背后,可能是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。

  除此之外,会议经济还可能会导致形式主义更加流行。坊间流行着这样的说法,“没事常开会,小事开大会,大事开小会,有重大事情不开会”。言外之意在于,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会议,是没有必要召开的,有些东西,完全是可以用文件的上传下达来完成。

  就内容来说,相当一部分会议没有新意,议程千篇一律,内容枯燥乏味。除了“突出重点”就是“狠抓落实”,除了“主观上要重视”就是“思维上要创新”,以至于这样的开会内容都上了央视春晚小品——整个会议体制与形象工程、面子工程一样,成了全民讨伐的对象。形式主义在会议中大行其道,到了落实过程中,何谈不被打折应付?

  会议超过千万次,难免陷于低层次的繁琐。繁琐过后,虽也有产值,但盈利的效率很是低下。从会议规模来看,人数低于100人的会议占全国会议总量的47.1%,500人以上会议仅占10.1%,而国际上人数500人以上的会议占会议总量的28.3%。而西方国家的会议,则很少出现如此之多的会;而一旦有会,就可能是规模较大的国际性的会议,无论是对于城市的宣传,还是对于当地酒店与旅游业的发展,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。

  会议经济,本身没有问题。只是放在当下现实语境中,多多少少有些“南橘北枳”的味道。这使得“文山会海”变得越来越像体制内的“福利”,与老百姓距离很远;另一方面,过多的会议使得会议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,而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。如此语境下的会议经济,自然不是产值越多对社会就越好。
来源:人民网-观点频道 

王传涛

山东展协,山东会展